统计局:前7个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439.8亿元 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


       8月27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439.8亿元,同比下降15.5%,降幅比1—6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总体看,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下一步,要有力实施宏观政策,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单位成本今年以来首次同比减少

  谈及最新发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孙晓从营业收入、盈利水平、单位成本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工业企业营收有所改善。随着经济恢复向好,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明显提升,加之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收窄,共同推动工业企业营收改善。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降幅较6月份收窄1.9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好转。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1—6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累计利润降幅自年初以来逐月收窄,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其中,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7%,降幅较6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

  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均有改善。1—7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1—6月份收窄0.7个百分点;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2.8、0.4个百分点,企业盈利持续好转。

  单位成本首次同比减少。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中下游行业原料成本压力有所减轻,工业企业单位成本总体改善。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15元,同比减少0.55元,今年以来首次同比减少,有利于企业扩大盈利空间。

  装备制造业发展动能积聚壮大

  从具体行业看,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3个主要特点——

  装备制造业利润稳定增长。今年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动能积聚壮大,持续助推工业企业效益恢复。1—7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7%,延续增长态势,增速高于规上工业17.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升至34.6%,较1—6月份、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3、5.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电气机械行业受光伏设备、锂离子电池、家用空调等产品带动,利润增长3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受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动车组等产品带动,利润增长30.4%;通用设备、仪器仪表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4.5%、12.4%,均保持较快增长。

  原材料行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受部分工业行业供求关系改善等因素推动,原材料制造业当月利润降幅明显收窄。7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7.7%,降幅较6月份收窄29.6个百分点,带动规上工业利润改善。其中,钢铁、石油加工行业均由上年同期全行业净亏损转为盈利,利润同比增加288.0亿元、177.5亿元;有色冶炼行业利润增长1.17倍,增速明显加快。

  电气水行业利润增长加快。1—7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38.0%,增速较1—6月份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随着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持续发力,发电量增长加快,电力行业利润增长51.2%,增速较1—6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工业生产整体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王新介绍,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制造业增长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1%,均与上半年持平。7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0.01%。

  “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库存增速持续回落,产销衔接水平改善。”王新说,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升至97.8%,比上月提高2.1个百分点,为2022年以来各月最高。分行业看,电子、建材、化工等行业产销率分别为98.3%、97.3%、97.0%,比上月提高4.1、2.8、1.9个百分点。

  新动能是另一突出看点。随着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7月份,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等绿色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65.1%。“绿色”材料需求不断增加,相关产品快速增长,其中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3.4%、83.4%、52.3%。充电桩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6.6%,新能源汽车增长24.9%。资源循环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助力绿色发展,7月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4%,比上月加快9.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连续收窄,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改善有助于企业效益回升,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提升有利于增强企业生产积极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下阶段,工业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石化化工发力供给提质 市场稳定恢复面临挑战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确定了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提出了扩大有效投资、丰富优质供给、稳定外资外贸、强化要素供给、激发企业活力5项主要工作举措,并配套保障措施。《方案》的发布实施将为推动石化化工行业平稳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石化化工行业再获政策支持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实施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对稳定石化化工行业运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近日,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对今明两年的行业稳增长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工作方案》指出,通过扩大有效投资、丰富优质供给、稳定外资外贸、加强要素供给等手段,使2023—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平均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5%左右,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不含油气开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万亿元,乙烯产量超过5000万吨。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在产品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冲击下,石化化工行业经营状况持续承压。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方案》的实施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对稳定石化化工行业运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统计局:前7个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439.8亿元 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

8月27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439.8亿元,同比下降15.5%,降幅比1—6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总体看,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下一步,要有力实施宏观政策,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七部门要求:2023-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速5%左右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型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方案》要求,2023-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工业增加值增速5%左右。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工业增加值增速5%左右。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不含油气开采)主营业务收入达15万亿元,乙烯产量超过5000万吨,化肥产量(折纯量)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


11位院士专家共议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22日,“双碳”目标下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11位院士专家围绕“双碳”目标下石化产业发展趋势、面临机遇挑战、转型升级方向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与措施,为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实现“双碳”目标凝聚广泛共识,推动石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全面投产

渤海垦利6—1油田群实现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了非整装大型油田开发技术体系。截至目前,垦利6—1油田群日产原油突破8000吨。据了解,该油田群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