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氢产业跑出加速度


  近日,隆基氢能、考克利尔竞立、中船718所成功入围中石化首个万吨级绿氢示范项目,这是我国,也是全球迄今为止最大的绿氢项目,项目投运后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能源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家电投、国富氢能等越来越多的大型央企、传统氢能企业纷纷瞄准绿氢产业,加速布局。业内分析认为,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成为企业大规模部署绿氢项目的最重要驱动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解水制氢成本偏高,我国绿氢产业仍处于项目建设的起步阶段。业内认为,未来随着绿氢产能规模的不断增长、电解槽等核心设备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光伏电价优势逐渐凸显,我国绿氢项目建设有望打开新局面。

  企业加速布局

  国家发改委3月23日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年—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交通运输,其他氢气需求量庞大的工业领域也开始重视绿氢发展,这也意味着,绿氢已经成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4月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

  在政策支持和“双碳”目标带动下,内蒙古、四川、甘肃、宁夏等多个省(区、市)陆续发布绿氢项目建设相关规划。企业方面,今年3月,国家电投东北公司下属燕山湖发电公司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政府签署绿电制氢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年制氢小时数达7000小时,项目建成后可创造不低于1000立方米/小时的绿氢产能;同月,阳光氢能与内蒙古正能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内蒙古圣圆正能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规划建设6000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此外,中石化、隆基氢能、中国能建等企业均在加速布局绿氢项目。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开工和开标的绿氢产能占氢气新增总产能的1/3,总量超过5万吨/年,尽管副产氢依旧是氢能产业的主力,但从今年一季度新增总产能看,绿氢的产能占比已逐步迈向10%,远高于此前的1%。

  装备技术不断提升

  绿氢项目规模不断增长,制氢装备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突破。

  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汪伟介绍,经研发攻关,该公司的碱水制氢系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4台1000标方/小时电解槽对应1台气液分离装备,系统制氢能力达到4000标方/小时,单台纯化能力达到8000标方/小时,系统电耗方面,无论实证数据还是设计水平均实现了领先。

  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军告诉记者,目前,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全国产化生产已经成为现实。在政策带动下,绿氢装备行业受到的资本关注度显著提升,制氢装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长。

  此外,制氢设备成本也有望持续降低。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魏蔚表示:“现阶段制氢电解槽价格偏高,其中系统产能达5兆瓦的单个碱性电解槽成本约为1000万元。随着制氢规模的增长和制氢设备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预计到2030年,单个碱性电解槽系统成本将降至目前的1/3左右。”

  高成本问题待破

  如何加快绿氢产业发展?相关行业专家建议,应从标准制定、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等角度出发,大力布局绿氢,实现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江冰认为,国家提出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意味着绿氢产业机遇真正到来。但是作为企业,无论是在交通场景还是原料用氢场景,现阶段都面临着绿氢成本高企的问题。对此,江冰建议加大科技创新、加快工程示范,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示范,推动绿氢产业降本。

  在汪伟看来,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精确定义“绿氢”,形成合理的价格标准和体系。“可以借鉴过去十年来光伏风电的发展经验,大力补贴电解槽产业,加速绿氢规模化发展;同时,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绿氢有足够消纳能力的地区,多建一些兆瓦级绿氢示范项目,吸引、鼓励绿氢厂家把最新技术引入示范工程,以解决技术瓶颈,实现绿氢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产业,发展,科技,示范,绿氢

相关新闻


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Ⅰ期开发项目投产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戴小河)中国海油14日宣布,我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Ⅰ期开发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深层复杂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新阶段。   渤中19-6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区域平均水深约20米,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探明凝析油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是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的千亿方大气田。该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中心处理平台、3座无人井口平台和1座天然气处理终端,计划投产开发井65口,高峰日产油气超5000吨油当量。


中国发现千亿方深煤层气田

记者23日从中国海油获悉,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2000米地层发现千亿方深煤层气田——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立方米。


石化化工发力供给提质 市场稳定恢复面临挑战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确定了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提出了扩大有效投资、丰富优质供给、稳定外资外贸、强化要素供给、激发企业活力5项主要工作举措,并配套保障措施。《方案》的发布实施将为推动石化化工行业平稳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石化化工行业再获政策支持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实施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对稳定石化化工行业运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近日,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对今明两年的行业稳增长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工作方案》指出,通过扩大有效投资、丰富优质供给、稳定外资外贸、加强要素供给等手段,使2023—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平均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5%左右,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不含油气开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万亿元,乙烯产量超过5000万吨。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在产品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冲击下,石化化工行业经营状况持续承压。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方案》的实施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对稳定石化化工行业运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统计局:前7个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439.8亿元 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

8月27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439.8亿元,同比下降15.5%,降幅比1—6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总体看,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下一步,要有力实施宏观政策,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七部门要求:2023-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速5%左右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型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方案》要求,2023-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工业增加值增速5%左右。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工业增加值增速5%左右。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不含油气开采)主营业务收入达15万亿元,乙烯产量超过5000万吨,化肥产量(折纯量)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