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之旅


  为感谢全体员工的努力与奉献,并进一步激励团队,增强企业凝聚力,公司领导组织员工于10月17日去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秋游。牛背梁有“秦岭主脊、终南之冠”之称,其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是都市人休闲的好去处。
  活动人员于早上9点从公司集合出发,公司车队从西安上绕城高速,经包茂(西康)高速一路驱驰,大家尽情欣赏感慨沿途巨大变化。现在过秦岭是真的方便了,不用翻山越岭而是钻腹而过。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在青岔至营盘间穿越秦岭,隧道入口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石砭峪乡青岔村,出口位于柞水县营盘镇小峪街村,全长18.2公里,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特长公路隧道。隧道中每隔5公里有一段景观带,一共有三个景观带。人造的花草和棕榈树,在蓝色的灯光打照下呈现出梦幻般的效果。
 
天正石油
 
(终南山隧道景观带图:皮佳雯)
 
天正石油
  
(登山途中,图:朱永明)
  很快,就来到了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正门口。检票进入景区就置身于天然氧吧之中。沿着河谷边上的小路往山上走,山风阵阵,沁人心脾。茂密的丛林,高大的树干,越过枝叶透射下来的缕缕阳光,小溪边的石头上点点青苔,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迷人的光芒,如同镶嵌在其中的“绿宝石”。大自然豪不吝啬,尽情在这片丛林中挥洒泼墨。红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金黄的果实馈赠在脚下,惊慌的小松鼠忙着搬回了家。大家伴着小雨沿着河道继续前行,一路上欢声笑语,心情无比愉悦。
  经过“天路”登上“捧月台”已是下午一点钟二十分左右,雨势愈大,还伴着雷声阵阵。
  
天正石油
 
(“鹊桥”合影,图:朱永明)
  在下山途经“观林台”时更是幸运地看到了云海缭绕的奇景,犹如身临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天正石油
 
(云海1,图:朱永明)
 
天正石油
  
(生日小聚会,图:皮佳雯)
  活动当天恰逢公司朱总经理生日,我们在“紫竹园”的凉亭中摆好了生日蛋糕,共同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大家伴以美景一起在山水环绕中陪朱总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欢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车子发动,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关键词:

油价,原油,美国,预期

相关新闻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迈入新阶段

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不断深入,能源领域的合作也从传统的油气进入到新能源领域,将开展能源全产业链合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中亚峰会发布的《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提出,各方支持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扩大能源全产业链合作,进一步拓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领域合作,加强水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深化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实施绿色技术、清洁能源等项目,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事关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我国又有多项世界第一

记者从5月9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在上海举办的2022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活动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国家电投电力总装机2.1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1.4亿千瓦,占比达到65.87%,新能源发电装机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均居世界第一。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开局良好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董宣)今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良好开局。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2.58亿千瓦;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5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风能和光伏发电量达3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


黄原胶在钻井作业中的作用

石油钻采级黄原胶是一种高效、优质、环保型的石油钻采泥浆添加剂,使用范围广,对温度、酸、碱、盐具有极强的耐受性,可明显提高泥浆的渗透率和悬浮固体物质的能力,减少钻井过程中的压力,稳定井壁,降低对储油层的破坏,从而明显提高钻井、修井、完井工作的效率。它所独有的在低剪切情况下的高粘度,使低浓度的钻井液可以悬浮固体物质,能长期保持稳定。因此,它是高温高盐油田理想的驱油剂。


数智化转型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吊挂系统、监测系统有序前行,AGV(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自主穿梭,流水线上机械臂挥舞翻转;屏幕中记录产品信息的数字不断跳动……记者走进广东格兰仕4.0数智化基地柔性化生产线,一个充满活力的数智化世界扑面而来:每条生产线有17个机器人,每6.7秒就能下线一台微波炉腔体,生产线由电脑数字化控制,可以瞬间切换不同的产品生产模式。   近年来,格兰仕全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产业链全面数智化转型提速,企业各个系统通过数智化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工业互联网生态,打通制造链条的各个环节。随着格兰仕集团新中台上线,各类数据在企业内部与伙伴、平台间对接与循环,完成全链路数字化“关键一跃”。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表示,格兰仕通过新中台系统与售后系统、库存管理等系统数据串联,真正实现了产业链、供应链全系统数据闭环。


中国最大海上自营油田累产原油突破1亿立方米

记者11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最大海上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立方米。   据了解,绥中36-1油田地处北纬40度的冰区,属于稠油油田,开发难度非常大。中国海油自主攻克海上稠油开发技术,具备了自主开发海上大型整装油田和稠油油田的能力。1993年,绥中36-1油田试验区成功建成投产,成为中国自营勘探开发的第一个海上现代化油田,在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